[摘要] 青灰色的外墙,依稀泛红的木质窗户,精致的尖顶和敦实的烟囱,细长的走廊木质的楼梯扶手。这座典型的苏式建筑被大家叫做“筒子楼”。
青灰色的外墙,依稀泛红的木质窗户,精致的尖顶和敦实的烟囱,细长的走廊木质的楼梯扶手。这座典型的苏式建筑被大家叫做“筒子楼”。
一座房子成了一些人生命中不可缺失的印记,也记录了一座城市的变迁,一个企业的兴衰。它就像一个符号矗立在那儿,经过了半个多世纪风雨的洗礼,目睹了无数过客或喜悦或悲伤的时刻。如今筒子楼里的故事还在上演,而筒子楼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那落满灰尘的玻璃窗,秀吉斑斑的信箱,都像是无言的在向我们诉说。住在筒子楼里的人们正是见证这一切的守望者,守望着后的筒子楼,守望着筒子楼里的人生百态,守望着他们期待的未来!
高楼大厦映衬着都市中仅剩的几座低矮破旧的筒子楼
走廊里的拱形门为老房子增添了一抹时尚的风采
宋同林和老伴在这座房子里,一住就住了58年
家中空间狭小,杂物只能都摆放到了走廊里
陈先生一家三代人
陈先生的爱人在不足三平米的厨房中为一家人准备晚餐
锈迹斑斑的信箱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迁
破旧的玻璃窗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