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首台国产"隧道医生"在汉下线 0.2毫米宽裂缝都能发现

楚天金报  作者:邓伟  2015-02-10 08:25

[摘要] 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驾车在隧道内跑上一趟,隧道的健康状况就尽在掌握中。昨日,被业界称为“隧道医生”的国内首台隧道快速检测车在武汉下线。未来,我国隧道的病害检测将告别肉眼观察。

以80公里/的速度驾车在隧道内跑上一趟,隧道的健康状况就尽在掌握中。昨日,被业界称为“隧道医生”的国内首台隧道快速检测车在武汉下线。未来,我国隧道的病害检测将告别肉眼观察。

昨日,坐落于光谷武大科技园内的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一台自主研发生产的“隧道快速检验车”,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垄断。

记者现场看到,新下线的隧道快速检验车以中型卡车为载体,车厢内安装着数个精密传感器。该公司副总裁胡丹丹告诉记者,只需要一名司机驾车和一名操作员操控,这些传感器可以在高时速80公里的状况下一路走一路测,采集隧道内的信息并形成数据,用无损检测的方式发现隧道内的裂缝及渗漏水等状况,宽度在0.2毫米以上的裂缝都“难逃法眼”,超越肉眼进行观察。

更重要的是,由于是国产,该车不仅在售价上比进口的便宜约三分之一,而且后期的数据分析也是免费的。以重庆使用的德国进口隧道快速检测车为例,后期数据分析的价格高达70美元/公里。

据悉,目前,该检测车下线前已在武汉黄龙山隧道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其完全满足检测的各项技术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公路隧道多、发展速度快的国家。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隧道已超过1万座,特长隧道超过400座,位居各国前列。由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隧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比普通道路更容易出现病害,如开裂、渗漏水、冻害、腐蚀等,需要经常对隧道的病害状况进行检查。

■揭秘国内隧道病害检测

主要靠肉眼观察和钻孔测量

受制于技术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对隧道的病害检测大多采取人工检测,靠使用肉眼观察和钻孔法进行测量。肉眼观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存在着效率低、准确性差、不能进行历史数据对比等问题。而钻孔方法虽然比较直观,但检测速度慢,同时易破坏隧道防排水系统,影响隧道寿命,以上两种方法都难以全面反映隧道整体及各部位质量。目前,以1公里的隧道为例,人工测量约需20人耗时4才能完成。虽然重庆曾在德国进口了一台隧道快速检验车,但由于使用成本太高而难以被其他地区效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武汉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