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从泽国城防到环城公园群 张公堤见证大武汉复兴历程

长江日报  2015-04-22 08:06

[摘要] 从一片泽国,到张公堤修筑后的城市扩容和工商业发展,再到如今扫净灰带。“泼绿”张公堤,唤出中国第一城市公园群。110年的张公堤变迁史就是一座城市的复兴史。昨日,武汉市档案馆编研处副研究馆员宋晓丹诠释说:“张公堤的角色之变述说着现代城市改造样本。”

1

已建成的张公绿道,成为城市骑行族的乐土

从一片泽国,到张公修筑后的城市扩容和工商业发展,再到如今扫净灰带。“泼绿”张公堤,唤出中国城市公园群。110年的张公堤变迁史就是一座城市的复兴史。昨日,武汉市档案馆编研处副研究馆员宋晓丹诠释说:“张公堤的角色之变述说着现代城市改造样本。”

武汉三镇,两江四岸。长江以北,汉江以东,人称大汉口,明清时代是中华商贸鼎盛之地。但因地势低洼,长江、汉水和后湖之水的四面围困,汉口地区饱受水患之苦。为治理水患,1904年,张之洞开始主持修建后湖大,1905年建成,即今日张公堤。

“没有张公,难有大汉口。”宋晓丹认为,张之洞的市政建设举措,对于武汉城市空间布局的扩展和现代城市格局的形成影响深远。按武汉市中心城区基本上在三环线以内的说法,一个多世纪前修建的张公堤就是今天汉口的城市边界线。从张公堤固城至今110年来,武汉江北中心城区,就是在张公堤围成的区域形成大汉口。

旧日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留下生态的伤痕,使张公变成“灰带”。第十届园博会,事态逆转。张公堤变身环城绿道,建成全市大城市森林公园,串起“一带十园”,为这条全长23公里的百年老堤注入新的生命,形成一个占地3000多公顷的绿色体系,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本。

之前

每遇水患就成一片泽国

武汉市档案馆编研处副研究馆员宋晓丹介绍,三镇之中,武昌、汉阳均筑城1700多年,而汉口在明代中后期因汉水改道才逐渐形成,筑城距今仅500多年。汉口新,但因地处江汉之汇,地势低洼,常因江流满溢,泛滥成灾。

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阳通判袁焻,主持在汉口镇后修建长,上起硚口,下至今东堤街江边,人称袁公堤。其作用是防汉口后湖汛期水患。

1864年,汉阳知府钟谦均、汉阳知县孙福海、汉口士绅胡兆春等向鄂督官文建议,就后湖一带筑堡开壕以防捻军的袭扰。于是在今中山大道一线修筑了一道半月形城垣,上起硚口,下至沙包(今一元路),环列在汉口西北,堡垣全用红石垒砌,修城门7座,城外开护城河。这是汉口形成市镇以来首次筑城。

宋晓丹介绍,张公建成前为大片水塘,那时中山大道以外一到汛期就成一片泽国,后湖5公里的土堤逐浪滔天,和地势更为低洼的东西湖连成一片苍茫。长江、汉水和后湖之水的四面围困,使汉口地区成为一片泽国,水灾严重时,除了武昌还有部分干地,整个汉口一片汪洋,大量灾民都聚集到张公堤上暂避水患。此外,东西湖一带钉螺多,有的整村人都患大肚子病。

扫净灰带大手笔泼绿

张公蜕变“一带十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城市扩张发展,作为武汉城市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公上车辆疾驰,一路烟尘。这条中心城区与新区“两不管”的狭长地带,逐渐成了汉口大灰源之一。

2004年,市民王女士曾在QQ空间记录了这样的场景:从常青路上至长丰大道3公里左右路段,堤内外1公里视线范围内,堤内灰扑扑的一片屋顶下,是一派萧条的钢材、石材、破烂回收小作坊,还有零碎的鱼塘和破败的农舍。她建议为了城市发展,应拆除张公堤。

2006年,伴随城市发展的加快,张公存废之争更为激烈。不少市民认为张公堤不仅起不到防洪作用,反而阻碍了堤外区域经济的发展。

2012年武汉市对张公进行重新规划,堤上禁行机动车,并定下将张公堤建成全市大城市森林公园的初步规划,张公堤开始“泼绿”。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建成后将与江滩形成合围之势,似两条“绿色项链”串起整个汉口,为这条全长23公里的百年老堤注入新的生命,也化解了多年争论的诸多难题。

如今,张公已焕然一新。正在建设中的园博园将成为“一带十园”,漫步张公堤,尽享绿树、花香和湖景。从三金潭到姑李路,张公堤原本断开的闸口处由天桥相连,6米宽的堤顶视野开阔,湖面吹来的微风,捎着阵阵清香。

之后

奠定大汉口,铁路环线曾在上跑

据《夏口县志》1920年版记载,1904年,为防水患,湖广总督张之洞建筑后湖长,1905年大堤筑起,即张公堤。

《武汉地方志》记载的历次大洪水,张公出过险情,但从未溃堤。1918年大水是张公堤经历的次大考验,当时“四乡胥成泽国”,但张公堤“堵御奔流,仅上下街衢未被淹没”。

“没有张公,难有大汉口。”由于大堤阻挡了河水,堤内的田地慢慢涸出,大大扩大了汉口市区的面积,涸出来的土地约有10万亩,汉口城区因此扩大了几十倍。以前汉口市区只局促于从硚口沿城堡(今中山大道)下至通济门(一元路),张公堤完工后上起舵落口,下至堤角这一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黄浦路、赵家条、惠济路、解放公园、中山公园、宝丰路和古田的整条解放大道及至整条航空路、新华路、球场路、西马路,还有建设大道、发展大道等地区才露出水面。

宋晓丹介绍,京汉铁路1905年通车,在那一时期,张公上还曾建起铁路环线,跑过铁路。

之后还经历过大洪水。1931年长江流域性大水为65年之,一时武汉三镇沦为泽国,张公堤出现过滑坡、矬塌等险情,但都经过抢险得以保全。大水后,堤身普遍加高培厚,堤顶高程曾达到29.3米。

除了阻挡洪水,张公还发挥着军事防线作用。史料记载,“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开始在张公堤一带修建碉堡群,作为北拒日寇的军事要塞。1933年,汉口警备区在张公堤北端的岱家山制高点建成了主碉堡,与堤上碉堡暗道相连。

武汉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修复张公,加固加高。1958年东西湖围堤以后,张公堤成为二级堤防,之后年年投资维护,到1998年大水后堤顶路面贯通,张公堤彻底变成了交通线。此后张公堤上再也听不到洪水的声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武汉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