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盘点园博园游园之""

武汉晨报  2015-09-26 08:58

[摘要] 昨天园博会开园,备受瞩目的各园馆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如梦如幻的泛花海、诗意十足的南宁园以及颇具浓郁本土特色的湖北园……每个园区各具风采,展示了此次园博会独特魅力。

好玩

昨天园博会开园,备受瞩目的各园馆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如梦如幻的泛花海、诗意十足的南宁园以及颇具浓郁本土特色的湖北园……每个园区各具风采,展示了此次园博会独特魅力。

昨天,记者探访第十届中国园博会,带你领略园博会“七宗”。市民们可以趁着周末,携一家老小,去园博会赏花玩水!

上海园通过一条绿丝带,在高低起伏间创造了一个动感花园。园中的观赏花园、微缩花园、空中花园、瞭望花园、檐下花园、雨水花园,会让你由衷感叹原来园林绿化可以这么好玩。

多肉”是很多市民喜爱的一种栽培植物。在上海园入口处,很多“多肉”被装入了植物油画框,木框中填满栽培土,画框外再配以鲜花,一幅幅油画就完成了。

再往里走,不少植物又组合成另一幅场景,模仿山区高速公路,两旁是连绵的小山丘。高速公路延伸到花园左侧的古希腊风格广场,广场中设置喷泉,一座微缩版的中式凉亭点缀其间。

瞭望花园算得上是上海园好玩的,铁制廊架和玻璃板组成了一道绿色长廊,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镶嵌其中,阳光透过绿叶在地上形成了斑驳的影子。在瞭望花园转角处又是另一番天地。一面涂鸦墙上画着东方明珠、上海步行街、老钟楼等地标,让人仿佛置身大上海中。

上海园

上海园创造了一个动感花园。

诗意

走进南宁园,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向前,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栋绣楼。绣楼是典型的壮族栏杆建筑形式的代表,前部楼居,后部地居,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山区地形和苛刻的基地条件,展示了轻巧、灵活、通风、防潮的特点。

南宁园全园背景绿化以乔木为骨架,如香樟、尖叶杜英、广玉兰等,配以丝兰、文殊兰等植物,形成“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群落结构,让人从自然山水而来,回归自然山水之中。

“壮锦”是南宁园的“灵魂”。园子里,通过“山韵”、“乡情”、“稻香”、“织梦”四大主题,以传统壮锦织机为蓝本,将广西绵延般的山水田园风光编织成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织机小品,描绘出一幅壮家山寨屋屋相连、檐檐相叠的意境。不少游客驻足“南宁园”,被眼前的美丽景观折服。

南宁园

南宁园回归自然山水。

仙气

泛花海

记者走进北大门,宛若置身花海,芬芳霎时扑面而来。沿着迷宫花园蜿蜒而上,姹紫嫣红各式花草穿插其中,叫人应接不暇。

如果说花是花舞人间的彩衣,那么水就是她的血脉。花海中,通过一簇簇小喷泉喷射出的水珠,泛起腾腾雾气,不免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错觉。

如果你想体会人间仙境,位于北广场的泛花海,一定会带给你如梦如幻的感觉。阳光微风陪伴在旁,花香花瓣缠绕在身,如此美好的景致,岂能辜负!

灵秀

荆门园雾中仙境。

三潭印月

园博园内,以三环线为中轴,位于硚口、江汉一侧的东南区,围绕着“云梦湖”,做足了水文章。亿万年前,湖北作为云梦泽的一部分,是人类洪荒文明的起源之一。

因此,围绕着云梦湖,分布着杭州园、镇江园、靖江园、丽江园等以水为充分元素的园林。湖水中的“三潭印月”,让人仿佛到了西湖。祥鹤岛上,30多只来自远方的丹顶鹤,悠扬的鹤鸣声,20多只引吭高歌的黑天鹅,成群的野鸭,每隔几,岸边隐藏的喷雾系统,水汽就会喷薄而出,如同仙境一般,让人完全忘记了这是在闹市中。

独特

游客驻足杭州园流连忘返。记者苗剑 摄

南京园

昨日,园博园里水雾腾腾,宛如仙境。记者苗剑 摄

南京园不见“南京”二字,却是秦淮元素十足的“镜园”。南京园的独特在于找不到一块显示身份的“门牌”,却能让大家从各种元素中品出南京的味道。

从园博园东门进入,看到不远处高高的马头墙上挂着的红灯笼,就是南京园了。园子的马头墙旁的照壁由瓦片构成,层层叠叠形成独特的镂空。既有传统园林的感觉,设计上又加入现代元素,两种风格相互交映。

在南京园“镜园”内,核心的景观是一面圆形的镜面水域,现代的荷花雕塑矗立在中央,潺潺流出的溪水环绕贯穿整个园林。园内的桥、亭、水榭等建筑颇有南京秦淮文化。

大气

长江文明馆

人气

南京园是秦淮元素十足的“镜园”。

作为湖北人,关注的莫过于本地的民居以及民俗了。

在湖北小馆内,数十组本地艺人的泥塑微雕,诸如“街头剃头、玩泥巴、麻雀枪射鸟、拔牙、咵天”等武汉人喜闻乐见的场景,刻画得惟妙惟肖。此外,湖北民居内的老木床、老灶物件,仿佛让人回到了老汉口那个年代。

不同于景德镇,作为湖北本土“马口窑”,作为即将消失的文明,现场摆砌重现了“龙窑”烧制陶器的场景,重现了湖北民间悠久的陶器历史。

在湖北馆内,当数来自鄂州的73岁老人陈金凤为游客表演现场编织土布人气高。随着木制飞梭往返,手推脚踏,彩色的棉布,在老人手中逐渐成型。老人称,这次携来现场的织布工具,是她的婆婆传下来的,距今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她感叹,以前,织布是满足家人吃穿,现在织布成了一种表演,遗憾的是没人肯学这门手艺。

61岁的蕲春人王亨喜,是一名制陶艺人。在现场,他为观众表演手工拉坯。从13岁开始,他做这行已有41年。随着生活陶器被现代金属器皿所代替,他出门先后做过不少零工。前几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发掘,他又被老家一家陶艺厂请了回去,现在主要烧制工艺陶器和仿古陶器。

湖北园

昨日,长江文明馆一楼展厅内,几组巨大红木雕刻,吸引了不少游客留影拍照。其中,一根长约6米的金丝楠乌木,以及巨大的《三国》花梨组雕,让游客纷纷猜测,这些物品的价值。

随州园内的标志,是按1:1仿古制作的曾侯乙编钟。据展方称,这组编钟价值130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武汉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