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长江新城汇>  正文

手机看新闻

长江新城将引领武汉迈向‘长江时代’!

长江新城汇2017-12-28 02:58:25

文/长江新城汇

12月25日,武汉市正式对外发布《长江新城概念规划愿景》公开征求意见。此举,意味着长江新城的建设正式进入实质规划阶段。建设世界亮点城市,实现伟大城市梦想。长江新城,衔命而生,将引领武汉从“三镇时代”迈向“长江时代”。

长江新城整体建设分三步走

长江新城整体建设将分三步走,利用30-50年时间,将长江新城打造成代表城市发展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至2020年拟发展区域:至2020年, 建成长江新城起步区--谌家矶、武湖区域。

2035年拟发展区域:

至2050拟发展区域:

以武湖为中心,环湖布局

严守“湖泊蓝线”,确保现有湖泊面积不减少,以武湖为主体,高标准建设水岸相依、蓝绿相融的湿地公园。南部滨江城市带延展长江主轴,打造未来武汉国际交往中心;北部丘陵城市带依托木兰山系,打造区域综合服务中心,武湖以西,沿滠水布局科技创新板块;武湖以东,沿倒水布局文化创意板块。

延展长江主轴,临江布局3大城市功能片区。形成高低错落、舒展起伏的城市天际线,凸显滨江滨湖城市特色。

培育未来新兴产业,建设长江科学城

(以上区位为大致区位,仅供参考)

长江科学城:培育未来新兴产业,建设长江科学城。长江科学城目前规划位于武湖境内,府河与滠水交汇处附近。布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联网、虚拟现实、清洁能源等未来产业研究基地。

国家实验室:组建国家实验室,争创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打造世界科创新高地。国家实验室规划位于武湖湿地左下角。发展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实现制造业新转型。

强化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新科技服务、新金融支撑,布局青年城、国际交流平台、行政文化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探索商务新模式,形成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通过对湖泊、湿地、河流、渠道等生态要素进行连通整合,增大地区蓄洪能力,打造“城市水库”;通过建设东、西、南三个方向运河,组织水上交通游线;划分海绵雨水管理单元,构建顺势自流、下凹滞蓄、廊道输送的雨水调控体系,打造“复合龟背排蓄系统”。

优化升级天兴洲生态绿洲,串通至武湖的水上航线,整体营造湖泊星布、水网协调的“现代威尼斯”。天兴洲目前已经签约将打造国际性长江游船游艇中心。

挖掘传承盘龙文化、长江文化、荆楚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精髓,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长江生态文明新高地。

围绕张公堤、天兴洲、武湖、仓埠、大别山等景观资源,打造生态文化主题游线路。秉承天人合一的传统营城理念,打造蓝绿交织、人水和谐、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

打造现代智城,构建三位一体交通体系

突出“智慧、复合、绿色”理念,分层设计、分流引导,构建地下、地面、地上三位一体交通体系。

①地下以“地铁网+地下快速路系统+地下物流管廊”叠合布局,服务客流、货流快速输运;

②地面构建以“光伏充电、无人驾驶”为主的快速公交网络,平行长江建设一条美丽的新时代大道,布局换乘中心、未来之桥重点项目;

③空中预留“低空无人机+通用航空”的路径通道,为未来城市“浮空交通系统”预留弹性。

平行长江建设一条美丽的新时代大道,布局换乘中心、未来之桥重点项目。

建设多维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拓展科学利用的深地深空新空间。“深地”空间分层利用,浅层布局综合管廊系统,统筹解决水、电、气、垃圾等输送问题;深层利用“地热水冷”资源,构建“冬暖夏凉”智能环境支持系统。谋划布设轨道卫星,作为长江新城高速信息网络中枢,打造深空“城市大脑”。

构建高水平国际门户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建高水平“双向”开放、资源高效配置的“国际门户”。

大力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商业研究院等机构,鼓励世界500强企业在新城设立研发总部和技术中心;

建设国际化社区,布局国际会展中心,促进国际高端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聚集,举办各类国际性交流活动,提升新城的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大力发展新民营经济,搭建“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新载体。

双核驱动,协同发展,培育城市群

长江新城与主城错位互补,形成“双核驱动”模式,东西方向以汉江-东西山系为串联,带动大临空、中法生态城和“大光谷”,西南联系“大车都”并辐射江汉平原,南部联系山坡第二机场方向,带动环梁子湖地区,辐射幕阜山区,构建“大”字型空间结构。

超前控制,预留向北、向东拓展空间,发挥长江新城极核作用,辐射带动大别山革命老区,实现新区、老区协调发展,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培育城市群。

【End】

出品:长江新城汇微信公众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感谢转发!更多长江新城资讯,请关注‘长江新城汇’!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