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武汉房小顾>  正文

手机看新闻

村里不再有鸡叫声,农村环境整治过了头?

武汉房小顾2024-06-13 12:54:38来自北京市

摘要:

【村里不再有鸡叫声,农村环境整治过了头?】随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乡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在一些地方,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却因此消失,出现了“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的怪象。这些现象引发了村民的不满,也让农村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气息。如何找到农村环境整治的平衡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文:

现在走进乡村,随处可见跳舞的小广场、带路灯的硬化道路,还有干净整洁的厕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短板被迅速补齐,农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不过,虽然整治效果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村中不闻鸡鸣,池塘不见鸭鹅”的现象。有村民感叹:“听不见鸡叫,还算是农村吗?”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初衷是改善“脏乱差”的现象,让农村变得更美、更有乡愁味儿。然而在一些地方,整治过程中却走了样。村民其实并不想放弃养鸡养鸭,只是因为一些地方以“环保”为由禁止饲养,导致村民不敢养。虽然鸡鸭鹅可能会破坏邻里的菜地,引发纠纷,还可能造成粪便满地的情况,但一刀切的禁令却让乡村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气息,也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小编点评:

乡村环境整治本来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了村中不再有鸡鸣声,池塘里也看不到鸭鹅。这种现象不仅让乡村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也让很多村民感到不满,显然不是环境整治的初衷。要让农村环境整治真正成为“民心”工程,相关部门需要对这些偏差及时纠正,恢复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村民也应该积极发声,反映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同时,地方领导干部需要加强学习,准确把握农村环境整治的真实含义,避免简单粗暴的做法,以确保整治工作走上正轨。执纪问责也应同步跟进,对那些没有将好事办好、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督促相关人员及时纠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环境整治的初衷,让乡村既美丽又有生活气息,真正成为村民幸福生活的乐土。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