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强调共生理念,这种方法不仅关注物理空间,也重视社会治理。在苏州十全街的以人为本的更新实践中,创造了充满活力的城市环境。通过共生更新的策略,城市得以焕然一新,成为居民和游客都向往的地方。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在武汉的一次峰会上指出,城市更新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他强调“共生更新”这一理念,认为城市更新不仅是简单的物理空间改造,更需要把社会治理相结合,让所有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协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在会议上,杨保军以苏州十全街为例,展示了共生更新理念的实践成果。苏州十全街通过“轻扰动、微更新”的策略,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商业氛围和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这种更新并非大拆大建,而是通过优化步行环境、挖掘文化资源等手段,提高了街区的吸引力和活力,成为市民和游客共同的热门去处。
城市更新不再是单纯的建筑改造,而是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变革。共生更新理念强调人与环境、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共处,强调对已有资源的珍惜和再利用。苏州十全街的成功案例说明,这一理念不仅在学术理论上具有可行性,更能在实际操作中带来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城市更新需要以人为本,尊重居民的需求,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焕发出持久的活力和生机。对于其他城市的更新项目,这无疑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在更新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居民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投入,才能实现共治共享的目标。未来的城市更新,应持续探索更多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环境挑战。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