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市场动态 > 正文

武汉房地产11月市场月报(节选)

房天下博客  作者:胡子,湖边,胡编  2007-12-11 09:43

进入 胡子,湖边,胡编 的博客

一、宏观市场

1、新闻报道◆第三季度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5%房价“水涨船高”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土地交易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季度高1.5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8.2%,涨幅比上季高1.9个百分点;房屋租赁价格同比上涨3.0%,涨幅比上季高0.5个百分点;物业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季持平。其中,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和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0%、7.6%和6.4%。

金网络观点:第三季度作为上半年卖房市场的延续,因此不管是土地还是发房价持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虽然第三季度末有新政出台,但由于有土地价格的高速增长,所以可以预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房价还是会持续增长。

 

◆ 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挫房价成主因市场独立调查机构新华财经11月公布了的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1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降至98.9,下跌1.9点,创今年4月份以来的跌幅。指数预测说,由于房价高涨,以及人民币将会影响出口竞争力等中长期利空因素仍无缓解迹象,未来一年消费者信心还会保持下跌态势。

金网络观点:由于房价持续增高又有新政抑制,加上股市大跌,市场消费信心必然受到打击,消费信心将影响市场短期供求变化,因此我们判断在未来三个月内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将持续萎缩,短期内市场将向买方市场过渡。

2、政策动态

◆温总理表态:要实现人人都能住上房11月19日温总理在新加坡发表有关住房问题的演讲概述,中国每年新生人口超过1000万,每年由农村进入城市需要解决住房进城人员达1800万,还有2100万流动农民工。所有问题,政府都要统筹兼顾。他说要搞好廉租房,让买不起房或进城打工者能租得起、住得上房。经济适用房大多数是面向中产阶级。对于高档住房,主要靠市场调节,也须有国家宏观调控,防止利用房地产炒作造成市场混乱。

◆国家统计局报告建议取消囤地企业买地资格

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明显的反弹势头,当前增速已接近2003年宏观调控前的增长水平,房地产行业已经接近趋热区间的临界点,应警惕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由过快趋向过热。报告建议,为从源头上防止开发商土地的炒卖和囤积,建议改进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对不具备开发能力和土地储备超出开发周期的企业,取消其参与竞标的资格。

◆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限制外资涉足房地产业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昨天联合颁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次调整将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行为全部列入“限制”行列,同时对外资进入服务业、资源金属业进行大幅度限制。

这些措施虽没有明令禁止外商投资进入房地产领域,但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相当困难,除审批时期延长之外,境外资金结汇困难程度也大大增加。

◆国家税务总局:炒股卖房所得纳入个税申报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修订的《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表》,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高收入者进行个税申报时要明确填写炒股和卖房的收入。

2006年11月,国税总局公布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但只笼统地规定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要申报财产转让所得。而新版表格在财产转让所得一项中,特别增加了“股票转让所得”和“个人房屋转让所得”两个申报事项。

◆国务院64号文规范地产开发将限高档房建设11月21日,国务院发布《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的通知》(64号文件),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对新开工建设项目的管理,维护建设秩序。业内人士研究后认为:“从国务院64号文件的本意来看,主要是对不规范的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是从源头严格限制那些高档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但对于属于民生的房地产项目,国家正在大力支持。”11月21日,建设部与国土部还联合表示,“要加强住房有效供应确保廉租住房等五类住房用地不低于居住用地的70%”。

◆新调控信号再现楼市高规格督察再现

12月,一场由国务院部署的高规格督察行动即将展开,督察组将奔赴各地,而建设部的新调控政策亦已在襁褓之中。50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也处在调控的红线。行动的重点集中于两方面,一是住房供应结构调整政策的落实情况,即2006年出台的“90/70”政策的落实情况;二是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整顿是否到位,其间,房地产投资领域在新调控政策执行后,所发生的状况变化,是督察的重点所在。

金网络观点1、通过一系列表态和行动显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限制囤地炒房,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通过人人都能住上房的目标来保障社会安定团结。

2、值得注意的是里面有两处都提到了关于对房价指数上扬的起主要作用的高档住房的限制,这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在未来可能对于高档住宅将有针对性限制政策出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武汉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