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首度使用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收购存量商品房,提供500余套
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一举措有助于消化库存、优化
房源,并为
新市民和工薪阶层提供更多居住保障。

最近,武汉市有了大动作,首次利用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武汉安家保障性住房有限公司成功签约了招商愉樾项目和空港中心三期项目,收购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改造装修完成后,这些房源将提供500多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其实,中央和国务院早就提倡这种方式,用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既能消化市场上的库存,又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武汉市专门成立了武汉安居保障性住房有限公司和武汉安家保障性住房有限公司,负责收购和运营管理这些房源。公司从多个维度严格评估房源质量和投资收益,确保每个项目都符合市场化、法治化和自愿原则。
招商愉樾项目位于汉阳区钟家村商圈,主要服务于新青年、新市民以及教育、医护和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这个项目的整体建筑面积为13192平方米,经过改造和装修后,将提供334套拎包入住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而空港中心城三期项目则位于空港国际商务新城,主要供给航空、物流、市政等领域的员工,项目建筑面积8506.57平方米,将提供168套住房。
根据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的负责人介绍,武汉市将加大力度收购未售出的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使用,统筹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这种新模式不仅能为更多工薪阶层、新市民提供住房保障,还能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
武汉市此次的举措无疑是房地产市场中的一次创新,利用已有的商品房资源来提供保障性住房,不仅能快速增加保障房的供给,还能有效缓解当前商品房市场的库存压力。对于那些新市民和工薪阶层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可以更加轻松地找到合适的住房,享受更加稳定的生活环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是否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毕竟,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各有不同,适应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在操作层面上,如何确保这些收购来的商品房能够真正满足保障房的标准,避免质量问题和管理漏洞,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武汉市的这一尝试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样板。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够借鉴武汉的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障房解决方案,让更多的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