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 壹 /
在武汉人甚至外地人的眼里,白沙洲始终是个让人一言难尽的地方:
交通不便,
发展滞后,
人员混杂 ...
作为武汉市中心板块之一的白沙洲,总是被人为的扣上了不太符合其地理位置的帽子。
“出门堵车狗,回家没朋友”
"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
" 小区里是欧洲,小区外是非洲 "
说起白沙洲,总有太多的吐槽声。如果有一条城区歧视链,白沙洲无疑处在鄙视链的下游。
但是,没有真正进入到白沙洲,没有真正的生活在白沙洲,任凭再多人评论都是人云亦云。
///
/ 贰 /
先说“堵”。
过去,白沙洲叫武昌南,后来它一度变成了“武昌难”。
早晚高峰期,陈培生都拒绝出门,与其堵在自家门口,还不如多睡一下。但耐不住还有特殊情况,偶尔还是要跟老伴出去遛弯。
“去司门口一个半,去趟光谷要快3个,简直是要了老命。”陈爹爹如是道。
说起门前的这一条大道——白沙洲大道。陈爹爹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这条路上,34,539,593、632、906、905路公交是多年的霸主。
但的士、小电动和私家车走到这里也像有了江湖气,能否快速通过,全凭各家本事。”
现在,青菱高架已通车、三环线烽胜路匝道通车、新武金堤公路部分通车;杨泗港快速通道在建中,地铁和平大道南延长线将与 5 号线同步修建,5 号线、12 号线也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中。相信不久,白沙洲“堵霸”的帽子就要摘掉了。
原来,白沙洲是“华山一条路”,
将来,白沙洲是“条条通罗马”。
///
/ 叁 /
再说“灰”。
天刚蒙蒙亮,崔爹爹就把自家的门店打开了。一边开着门,一边擦着门上厚厚的灰尘。
说起白沙洲,崔爹爹一肚子的怨气。
“以前是送菜的货车,现在是拖土的卡车,把个路面压得稀巴烂,整天都是灰,狠不得戴口罩”。崔爹爹怨声不断。
早年,崔爹爹是白沙洲红霞村的菜农,除了把菜卖给白沙洲农贸市场,偶尔也骑个车,背后架上框,到武昌火车站周边卖菜。
七八年前,红霞村拆迁,他分了两套房子,劳作一辈子的他,不愿意做“公”,就来到烽火村,租了一个门面,做起了烟酒副食的小生意。
“这边环境这么差,有生意吗?”我问。
“做生意嘛,眼光要放倒长远点。” 崔爹爹脱口而出,他比大多数人都看得更清白。
过去,站在三环线上看白沙洲,它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甚至连空气中都充满着沙的味道。
现在,烽胜公园即将完工,武金堤江滩规划中,黄家湖绿道也在规划中。未来的白沙洲,一定会改变“土灰”的形象,让越来越多的人刮目相看。
曾经,白沙洲是黄沙席卷漫天舞,
以后,白沙洲将蓝天相伴沙洲行。
///
/ 肆 /
除去“堵、灰、泥”的顽疾,白沙洲最让人们焦虑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一直是白沙洲的短板。
作为菜农,崔爹爹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自打孙女出生起,崔爹爹就更加焦虑教育问题,但是,除了万科金色城市有一所华师一附中的小学外,白沙洲区域内,仅有一所普通中学——张家湾中学。
“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都是蛮关键的时候,小伢读学校,一定要就近。”崔爹爹道出了千万家长的心声。
教育竞争愈发低龄化的今天,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
孩子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好在,崔爹爹的危机意识,让他坚持把整个白沙洲的新老楼盘看了个遍,最后,唯独相中了启城。
照他的原话就是:“不谈别的,就说这读书,别的小区根本没得比。”
启城引入了省级示范中学——华师一附中、武汉市重点小学——武珞路小学。还自带两所品牌幼儿园。这一切,崔爹爹都如数家珍。
早在2012年,东原就提出了国内完整的儿童社区打造理念——童梦童享,并在2014年底将概念变成现实。这个把“成长”放在首位的开发商,来到了白沙洲,在启城,把孩子们宠上了天。
以前,白沙洲的孩子上学需要跋山涉水,
以后,白沙洲的孩子读书只要下楼步行。
///
/ 伍 /
自从崔爹爹成为了启城的业主后,身边一堆“邻居”都猛不丁地冒了出来。
有的跟崔爹爹一样,就图个好学校。还有的,喜欢启城的社区生活。
“前几个月,我去参加了启城的业主节,大家都在一起互相分享美食和才艺,感觉就像回到了原来的大院生活。”
在东原启城,这里聚集着不同偏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心安所向。
一个好的社区,除了要为成长留出空间,更要为“理想”留出空间。
+
心安在“俱乐”
常一凡,95后小鲜肉一枚,代表着许许多多年轻一代的启城业主,爱玩爱闹爱social。
是原聚场的常客,每一次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跟邻居们一起在聚院看电影、看球赛,参加美食烹饪课、组办读书分享会…总之就是,闲不下来。
“在我眼中,跟大家聚在一起,这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常一凡说。
如今,通过原聚场这个平台,常一凡结识了许多与他志趣相投的小伙伴,闲暇时一起打发时间,畅所欲言。
+
心安在“园艺”
“我平时就爱种草种花,没想到在这里也能实现。”
胡亚丽,是启城元老级业主。以前每到周末都会驱车回到老家,在自己的菜园子里,种上爱吃的蔬菜、喜欢的花。
自从成为启城大家庭的一员,每个周末就从老家菜园子转战到花伴花房。
在这里,有超过300种植物,四季常青,很多的植物都有自己的主人,业主可以亲自去翻土,去浇水,观察每日的长势。
同时,花伴花房也是业主活动的热门举办地,至今,花房举办了40多场业主活动,园艺课、花植手工坊、下午茶、生日会、答谢会、派对…
+
心安在“健身”
Tony,是一只自由的鸟。
几年来,他换过无数生活的地方,直到入住了启城。
“毕业后,有段时间我很迷茫。工作和生活无法平衡,我卖过房子,做过淘宝设计,换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也无形中提前透支了身体。但是很庆幸,现在的我,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在超级猩猩舱,时常能够看到TONY挥舞哑铃的影子。对于每个热爱运动的业主,这里更像是另一个“家”。跑步机、椭圆机、单车机等器械应有尽有,24自助体验,还能与志趣相投的邻居一起挥洒汗水,分享经验。
+
心安在“陪伴”
“小伢还比较小,怕以后工作忙没有时间经常带他出来玩,这个儿童中心就在小区内,刚好解决了我的问题。”黄雅莉笑着说。
在社区,童梦童享就是孩子们的快乐王国。这里有秋千、哈哈镜、长滑梯,所有设施及场地都进行了“圆滑处理”,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家长在一旁也放心。
///
/ 陆 /
尘土飞扬中推倒低矮平房,高层商宅拔地而起。村落被新城划掉,现代化社区接踵涌来,年轻的活力逐渐抚平旧时岁月的痕迹。省人民省妇幼加快入驻、大排档入选风味人间、军运村选址黄家湖...
武昌南大门白沙洲正以拓荒造城的新姿态面向武汉人,而人们理想中的栖息之所也正在东原启城孕育而成。
一个理想的城市社区并不复杂,就是让人心安地生活在社区、城市。孩子们嬉戏打闹,在社区的彩色滑梯上下翻飞;街坊邻居抬头相见,互相亲切问好;闲暇约上三两好友,来一场兄弟间的运动battle...
这就是东原启城,为更迭演进的武昌南人居文化注入的新注解,也是给予所有城市人的心安生活。
刚刚看过的一部美剧说,障碍即道路。
白沙洲曾经的障碍,让先入者为快
即将消失的障碍,让后来者面临机遇
“受得了多大的诋毁,就能承受得住多大的赞美。”
——这句话,我想送给白沙洲。
×
记者的自我修养| 分销之财富神话| 一代地产人
同时有任何关于
武汉楼市、自媒体写作等问题
都可以来这里问我噢?
×
热热闹闹克采访
安安静静写故事
默默无闻走世间
轰轰烈烈过一生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字
13500元/平方米
28000元/平方米
20000元/平方米
13500元/平方米
15000元/平方米
9000元/平方米
9800元/平方米
16000元/平方米
6800元/平方米
30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