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羊锅说楼>  正文

手机看新闻

留在武汉,进入武汉,入伙武汉

羊锅说楼2019-05-21 16:15:57

每次座地铁,总有一种错觉,说武汉话反而像“外码”。

两年前,当我行走光谷大街,仿佛置身另外一个城市。

几年来,无论是汉街还是天地,不论是武广还是万达,

几年来,无论是你的朋友圈,还是你的小伙伴、老板,

说汉腔的人越来越少,说“外”语的越来越多。

统计显示:武汉最近7年内净流入人口从2009年的74.45万人增至2014年的206.49万人,到2015年已突破230万人。

2017年,武汉常住人口比2016年增加12.67万人,户籍人口比16年末增加19.8万人。

家乡在慢慢变老,武汉则越来越年轻。

1

90后小伙张胜,从北京毕业后,来到武汉创业,凭借物联网云视频平台,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办起一家高新企业,并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板”成功挂牌。

5年前,张胜来汉,进入一家国企总部,被武汉的创业氛围感染,带着30万元积蓄和技术积累,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搞起了物联网云视频平台,为用户提供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创业之初,的确很难。”张胜说,好在武汉的政策扶持力度非常大,在科技园区,可以让创业者低成本拎包入驻,享受创业政策、企业服务,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武汉留才的诚意十足。”张胜对武汉的创业环境竖起大拇指。

去年,河南女孩陈萍从湖南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考进入武昌区某街道办,来汉仅一个多月,就拿到了人才公寓的钥匙。

陈萍说,大学期间就非常关注武汉,这几年,武汉发展很快,非常有潜力。选择武汉就业,交通便利,回家方便。

去年7月,陈萍毕业后来到武汉,9月就拿到了人才公寓的钥匙,“厨房设备齐全,有冰箱、天然气、洗衣机,还配了餐桌、书桌、衣柜,可以拎包入住一点不假。”

陈萍说,出门就有公交和地铁,上班很方便。“武汉对大学生很友好。”

她说,她住的双人间,人均月租金370多元,蛮便宜。“我有些同学去了北上广,每月房租就占了收入一大半。武汉让我们这些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轻装上阵。”

一年多以前,腾讯发布《城市年轻指数报告》显示,武汉的年轻人净流入已经仅次于深圳,居第二,达到20%以上。

高素质年轻人创业、居住数量,越来越多,其中,主要以洪山和武昌为代表的江南片区,成为最富活力的大学生和年轻族群的创业集聚地。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冯建来过武汉数十次,去年就来了两次。

2004年,冯建完成“武汉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次年,他又带领团队研究和撰写“武汉市人口规模预测及人口构成分析报告”。

“武汉市流动人口增长近10年来比较突出,比净流入人口更有说服力的数据,是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中,武汉市外来人口由103.0万人增加到283.1万人,年均增长10.6%。”冯建说。

前几年,武汉的目前是“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几年,武汉又凭添了许多城市新标签:

北上广深武,中国第五城;

企业第二总部的城市;

央视调查中国最幸福城市排名;

大学毕业生最青睐城市排名第三;

设计之都、新零售商都;

高铁之心、地铁城市。

标签也好,光环也罢,快速发展的武汉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聚之地。

人口增长强劲的趋势,也让熟悉武汉的冯建十分欣喜。

3

这批净流入人口有何特征?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一是年轻化,二是高端化。

两年前,小米在光谷开张时,总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枪”,如今,小米已是600多人,会议室挤成了办公室,而且,每天面试为断,而最急缺的就是技术型人才,包括AI、算法等领域的人才。

年底,小米武汉总部竣工乔迁,未来,小米武汉总部员工人数将超过一万人。

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国家存储器基地,已在光谷落地,计划5年内投资1600亿元。2020年前后,该项目员工数量将达1.7万人。

“两个项目,就要招聘2万名以上的高端技术人员。一人来汉、全家来汉,这种以人才流入为特征的流动,也是武汉一个独特的标签。”叶青说。

年轻化,使武汉延长了人口红利。

高端化,人才则凸显了独特优势。

4

留在武汉,进入武汉,

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理由。

有人说,在武汉,钱少也能活得很滋润,满街有便宜又好吃的美食,热干面、豆皮。

有人说,武汉人不像北京人那样居高临下,也不像上海人那样“排外”,武汉人蛮和气,无论你从哪里来,在武汉都很容易找到家的感觉。

有人说,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一个普通的写字楼里面有个很屌的团队在工作。

有人说,武汉协和、同济至少是前十,武汉人都不爱去莆田系。

有人说,买高铁票就能体会得到,四通八达,到哪里票价都有优势。

发达的城市生活,意味着公共服务好、收入高、就业机会多,同时,体现城市优劣的另一个重要指标GDP,也与人口增长相互呼应。

2014年,武汉市GDP总量跨越1万亿元大关,排名提高到第8位。

去年以来,武汉GDP一直保持12%以上的名义增速。

今年一季度,从产业升级、人口流入、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武汉表现十分抢眼,GDP增幅8.4%,创下2016年以来历史新高,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位。

这为所有重仓武汉的企业武汉增添了信心,它也促使武汉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更是超过了一线城市过往高速发展期的速度。

5

年轻、高端人才流入武汉的背后,是入汉产业的持续的升级。

武汉招商有关人士表示,以前,只是产业的区域转移,从沿海向中部,今天,是产业功能的转移,从工业到金融、高新科技。

四年来,继联想、华为之后,小米、奇虎360、小红书、考虫、滴滴(Uber)等在内的30家知名“独角兽”企业,也都武汉设立了“第二总部”。

在武汉中央文化区的50万方的商务集群——汉街总部国际里,汇聚了8家金融总部,35家跨国企业,37家世界500强,110家中国500强。

新华人寿、新华信托,平安人寿,

上海证大,广州证券,湖北银行。

在汉街国际总部,一个华中金融中心的雏形已然初现。“楼宇经济”也让武汉的“体格”更加强健。

据不完全统计,在武汉各中心城区,一年光纳税就过亿元的楼宇已有43座,整体纳税超过百亿元。

武汉承接的产业从“制造”到“智造”。

6

以前是进入武汉,

现在是入伙武汉。

“既要买房,更要买楼。”上海浙闽投资的高管说,买房是为了在武汉安家,买楼是为了在武汉发展。

2011年至2013年,短短三年,武汉中央文化区就卖了80个亿、45万方的写字楼,占武汉写字楼总成交面积的六成、武汉写字楼三年总销售额的八成。

这些购买者都是整栋、整层的直接购买。

“买中心,买武汉,买机遇。”一位来自珠三角的投资机构高管定下“万达尊”整层写字楼后如是说。

这里是全省的政务中心,既有东湖和沙湖的自然景观,又有汉秀等人文座标;

这里既有成熟的汉街和万达商圈,也不乏商务接待的七星级酒店集群;

一条隧道,两条地铁,去机场,到高铁,妥妥的下楼即是。

万达尊已成为武汉最有“面子”的写字楼。

在市政府向海外推荐的写字楼中,只有两个,一个是万达尊,一个是绿地金融中心。

戴德梁行服务武汉的写字楼只有两个,一是万达,一个是瑞安。

今年,优客工厂将发力新一线城市,武汉将是开拓的重点,而万达商圈的万达尊是。

本文得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支点》杂志的大力支持。

×

记者的自我修养| 分销之财富神话| 一代地产人

同时有任何关于

武汉楼市、自媒体写作等问题

都可以来这里问我噢?

×

热热闹闹克采访

安安静静写故事

默默无闻走世间

轰轰烈烈过一生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