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开发商利用囤地、捂盘谋求地价、房价上涨的做法,国土资源部再次发文要求严查。根据国土资源部刚刚下发《关于严格建设用地管理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清理和摸清闲置土地情况,及时制订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的处理意见和整改方案。
【曾经“地王”】这里的 静悄悄……
2007年1月31日,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以总价35.02亿元击退华润集团、和记黄埔和福星惠誉等诸多地产大鳄,拿下中北路武重项目地块(后该项目被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复地收购70%的股权,并更名为东湖国际)。此后,该地块因总价为武汉历史而被诸多媒体冠以武汉“地王”。与其他“地王”项目略有不同的是,武汉“地王”3290元/平方米的平均楼面价格不算高得离谱儿,目前一期楼盘已经在售,高层住宅均价6500元/平方米,考虑到建安、财务、营销等成本,开发商表示并无高额利润可图,反觉日子难熬。
2007年8月15日,汉口京汉大道义和巷地块,楼面地价高达到6879元/平方米,由于当时地价高出周边一些商品房售价,第二天周边楼盘应声涨价,有的上涨3000元/平方米。这一天,后来有人称之为武汉房地产历史上“最疯狂的一天”。
时至今日,这一“天价地”风光不再,静悄依然。这块地目前被高墙合围,墙外车水 ,墙内则是杂草丛生。从门缝里看进去,里面瓦砾遍地,还是卖地时的老样子。据业内人士测算,今年以来,该地区房价虽有所上涨,目前在8000元/平方米左右,但义和巷地块仅楼面地价就高达6879元/平方米,“现在开发,肯定亏本”。
对于地块迟迟未开发,义和巷项目开发企业一负责人称,对该项目的规划方案也有几种,目前正在报批中。按武汉市规定,土地闲置满一年的,需按出让金的20%缴纳闲置费,超过两年的无偿收回。
对此,他介绍,该地块出让合同对年限的要求要长一年,所以还未到最后期限。
在武汉,2007年似乎是“天价地”的表演场。9月4日,万科获得江汉区马场角地块,楼面地价达到5287元/平方米;9月26日,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CBD)位于汉口范湖的260亩地块被华润置地拍得,楼面地价高达6208元/平方米;11月28日,武昌区中北路与北环西路交会处两地块再次刷新义和巷地块地价的纪录……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天价地块大多在“磨洋工”,开发进展异常缓慢,有的仅是高墙林立,披上漂亮的楼盘广告“外衣”而已;有的是在“蜗牛”式的拆迁当中,开工时间无法得知;有的说是已开工,但很难看到施工人员和机械的身影。
“‘天价地’的成本不仅是表面成本,而是可以通过‘天价地’起传导作用,拉动其他楼盘高价快速销售,并增加地区占有率,这算是为先期占领市场进行的额外投入。”相关经济人士指出,楼市火爆期,开发商出高价钱夺得“地王”,楼市进入调整期后,由于无钱可赚,甚至面临亏本,这些“地王”都在等待市场回暖。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只能将开发时间尽量延迟,能拖就拖。
面对老“地王”凄凉的晚境和新一轮的“抢地”热潮,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按照目前开发企业的拿地势头,武汉诞生新“地王”将是迟早的事儿。但愿现有“地王”的处境能对后来者有些警示作用,不要好了伤疤就忘了疼。
武汉市国土部门表示,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今年将加大土地供应计划和供地结构的调整,压缩普通商品房供地,增加商业和工业供地,优先保证城中村、旧城改造、廉租房建设用地,防止再度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
(中华工商时报 邓隆飞 澎冰)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